订阅

多平台阅读

微信订阅

杂志

申请纸刊赠阅

订阅每日电邮

移动应用

专栏 - 财经爽谈

向左看,向右看:中国式救市前景如何?

王爽 2015年07月20日

王爽(Laura Wang),365娱乐场专栏作家。曾任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执行制片人。现定居美国。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美国公司的中国战略。关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互动。王爽的联系方式:laurawangfortune@gmail.com
最新出版的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认为,在中国政府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后,没人会再怀疑中国可以加大救市力度,只要有这个必要。那么从长期看,救市措施效果如何呢?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救市后,最初似乎也是有效的,但最后以失败告终。

????从表面上来看,中国现阶段的“救市”已基本取得了成效,股指不仅停止了雪崩式下滑,而且上证综指从最低的3500点,又震荡爬升了近500点,至少,解除了之前大家普遍担心的“流动性危机”乃至“金融危机”。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(7月17日),上证综指收升3.51%,当天是期指交割日,大盘稳步上扬,原本大家担忧多头和空头必将展开的激战并未出现。

????在此之前,对于中国政府强力救市,海外投资者及媒体是普遍持怀疑态度的。他们认为,面对股票暴跌,政府的救市行为注定不会成功。这并非是“唱跌中国”,在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世界,人们坚定地认为市场是那神秘的力量,自然会调节市场,而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济于事的。秉承这样的思想,在上证综指一度暴涨超过5000点、中国股市在过去1年里上涨150%时,海外媒体充斥着中国股市即将暴跌的论调,他们认为估值太高,远远超过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,泡沫将一触即破。

????其实,很多国家都曾经在特别时刻采取各种救市措施。美国也不例外。1987年,美国爆发了和中国这次极为相似的股灾,美联储第二日便宣布向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,随后宣布降息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,监管机构禁止了卖空金融公司的股票,并向身处困境的银行注资。

????但是,美国从来没有为了救市而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。这类举措在其他国家也很罕见。可能最接近的情况是日本。1990年初,日本股票市场从近4万点的峰值急剧下跌,日本政府在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市场调整,而是崩盘的开始之后,开始斥巨资直接买入股票,限制新股发行,并且以委婉的方式限制卖出。这些救市措施和中国目前的状况很相似,所不同的是,当时的日本政府一边向公众声称绝对不允许维持股价措施的存在,一边以各种委婉的方式影响着市场,而如今中国政府在救市宣传上是大张旗鼓的。

????现在,风向转了。最新出版的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认为,在中国政府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后,没人会再怀疑中国可以加大救市力度,只要有这个必要。“事实是,如果他们(中国政府)愿意,就有资源可以注入,中国政府拥有巨额的财富,他们的钱多得令人难以置信。”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系主任、中国股市问题专家罗伯特·F·怀特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。

????除了有钱,之前海外媒体还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:中国政府拥有能保护资本市场的工具,而这个恰恰是美国提振股市时缺乏的。例如,中国可以通过媒体发出明确的救市信号,表明不会听任市场无限期地下滑。还可以要求主要的证券公司购买数十亿、甚至上千亿美元的股票,下令国有养老基金保持仓位,并冻结新股发行以阻止资金从现有股票转向新股,还可以规定持有公司5%以上股份的股东不得卖股票,另外甚至还有公安部门的协助。《时代》周刊最终承认,这些措施虽然不完美,但短期内很有效。

????那么从长期看,这些救市措施效果如何呢?历史不断地重复自己,总是惊人地相似,还是看看日本。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救市后,最初似乎也是有效的,但最后以失败告终:1989年底,日经平均指数接近40000点,达到历史高位,泡沫破灭后,日本股市在1990年暴跌了38%。2年后,日经平均指数已跌至17000点以下,政府继续实行救市措施,日经平均指数回升了两年,但随后继续下跌,并在2008年后跌至近7000点的历史低位,今年才回到20000点。

????抛却长期影响不管,其实,救市的短期副作用已经显现了。反映最灵敏的是海外投资者。海外基金经理连续7天通过沪股通从中国股市撤出资金,这是该项目去年11月启动以来最长的净流出周期。自7月6日以来,海外投资者已通过沪港通从中国股市减持442亿元人民币。

????(注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)

我来点评

相关稿件

? 救市的效力

  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:

中国煤业大迁徙

500强情报中心

财富专栏